马铃薯是不是土豆?
一、马铃薯是不是土豆?
马铃薯就是土豆。马铃薯和土豆指的是同一种食物。马铃薯又名山药蛋、洋芋、土豆等,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,块茎可供食用,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,仅次于小麦、稻谷和玉米。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,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。
二、土豆是马铃薯吗?
马铃薯就是土豆,它也叫做洋芋、荷兰薯、地蛋、薯仔、荷兰薯、番仔薯等,是一种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在全国各地马铃薯的称呼不尽相同。马铃薯是茄科植物的块茎,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块茎可供食用,是一种粮菜兼用型的食材,也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,被称作地下苹果。
三、为什么云南人喜欢吃洋芋(马铃薯,土豆)?
云南人爱吃洋芋是众所周知的,背后的原因也有多种因素,第一是习惯成自然了。云南人大多从小就开始经常吃土豆,很多地方还把土豆当作主食。可以说把吃土豆当作了一种习惯,时间长了就对土豆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依赖,一天不吃就会想吃了。二是因为土豆便宜。云南大部分地区的土壤都适合种植土豆,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种土豆的历史。自然土豆的价格也不会太高,再加上云南的经济条件,土豆当然是一种好的选择。三是因为土豆富含大量的淀粉,可以做代替主食,也有一定的营养价值。前文中也说了,云南大部分地区的土壤都适合种植土豆,但是这几个地方种植出来的土豆,不仅充满了特色,而且还很美味。1、会泽乌洋芋,也称七彩洋芋,是会泽县驾车乡独特品种,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,薯形小巧,色泽绚丽,口感独特,营养丰富。2、文山舍得紫洋芋,产于文山州丘北县东西北部的舍得彝族乡,芋肉中有一圈紫色环形圈,也叫舍得乌芋,特点是水分少,淀粉多。3、宣威转心乌洋芋,产于宣威大部份乡镇,分为紫皮与褐皮两种,芋肉有淡黄、紫乌和白色等,紫乌面积较舍得紫洋芋要多。花青素含量高,养眼护眼。4、剑川红洋芋,剑川县栽培时间最长的马铃薯品种之一,现在主要在金华镇的庆华村和甸南镇的白山母村栽培,薯形小,产量低,芋皮呈紫红色,一端微弯,芋肉白里透着紫红,内有一圈紫红色环印,故当地也叫“牛角洋芋”“花心洋芋”,淀粉含量较高,味道酥甜。
四、马铃薯为啥叫土豆子?
土豆的学名是马铃薯。因为土豆是长在土壤中的圆形块茎形状像豆子,所以叫土豆。
土豆这个词被广泛应用是在解放后因为简化字的推广。“土豆”是通称,个别地区叫洋芋,英文为potato(其中potato的复数为potatoes),在法国,土豆被称为“地下苹果”。根据马铃薯的来源、性味和形态,人们给马铃薯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,例如:意大利人叫地豆,法国人叫地萍果,德国人叫地梨,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,俄国人叫荷兰薯;我国云南、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,广西叫番鬼慈薯,山西叫山药蛋,东北各省多称土豆。鉴于名字的混乱,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——马铃薯。
五、先有土豆还是先有马铃薯?
根据马铃薯的来源、性味和形态,人们给马铃薯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,例如:意大利人叫地豆,法国人叫地萍果,德国人叫地梨,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,俄国人叫荷兰薯;我国云南、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,广西叫番鬼慈薯,山西叫山药蛋,东北各省多称土豆。鉴于名字的混乱,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——马铃薯。
马铃薯自古就有,支撑人类的生存数千载。马铃薯的原产地是南美洲,至今已成为世界各国饮食和烹饪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,仅次于小麦,稻米和玉米,并广泛地种植于全球约125个国家。
六、为什么土豆叫马铃薯?
摘要马铃薯被叫做马铃薯是因为它酷似马铃铛而得名,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《松溪县志食货》。我国东北、河北等地区称马铃薯为土豆,华北称山药蛋,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,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,广东称之为薯仔,粤东一带称荷兰薯,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
七、马铃薯移栽是否结土豆?
马铃薯移栽能结土豆,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。
一、马铃薯生产发展的重要性
马铃薯,别名土豆、山药蛋、洋芋、地蛋、荷兰署。马铃薯粮菜兼用,营养丰富,适宜性广,用途广泛,产业链条长,栽培方式多样,可以周年供应。因而在古城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,经济效益日益增加,现已成为我区栽培最为普遍的粮经作物。但栽培技术还处在粗放型管理,需进一步精细化管理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。
1.马铃薯的主要价值
1.1马铃薯的营养价值
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,每100克马铃薯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有:热量77kcal,钙11㎎,磷64㎎,铁1.2㎎,硫胺素0.10㎎,核黄素0.03㎎,尼克酸0.4㎎,抗坏血酸16㎎,胡萝卜素0.01㎎,蛋白质2.3g,碳水化合物16.6g,粗纤维0.3g,灰分0.8g。
1.2马铃薯的保健作用
马铃薯富含维生素C、维生素B2、维生素B6和多量的纤维素,能有效地延缓衰老过程和提高免疫功能。
1.3马铃薯的产业优势
马铃薯的产业链是所有作物中最长的。马铃薯块茎作为粮食和蔬菜不但可以直接食用,而且在食品加工中,马铃薯可加工成速冻薯条、油炸薯片、膨化食品、脱水制品和马铃薯变性淀粉,已广泛用于食品和医药、造纸、纺织、铸造等多种工业,通过加工增值,马铃薯已成为多数产区的经济支柱和优势产业。
二、马铃薯的特征特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
1.马铃薯的特征特性
马铃薯属于茄科、茄属,为一年生草本植物。马铃薯的主要特点是即可利用块茎繁殖、种子繁殖和茎段繁殖。马铃薯属浅根系作物,根系大部分分布在土壤表层,一般根系向外伸展范围较小,约50㎝,根系分布在地表下30~40㎝,最深可达70㎝。早熟品种根系入土深度一般较中晚熟品种浅,分布的范围也小。马铃薯的茎可分为地上茎、地下茎、匍匐茎、块茎4种不同的形态。茎具有支撑枝叶、运输养分和水分及光合作用的性能。马铃薯的叶,初生叶为单叶,随着植株的生长,逐渐形成奇数羽状复叶。马铃薯的花为聚伞花序,花芽有顶芽分化而成,花冠合瓣,五角形,花色有白色、浅紫色、紫红色等,雄蕊的颜色及雌蕊花柱的长短、直立或歪曲和柱头的形状是识别品种的特征。马铃薯的果实为浆果,圆形或椭圆形,绿色。种子很小,千粒重0.5g左右,种子扁平近圆形获卵圆形,浅褐色,密布茸毛。
2.马铃薯生长的环境条件
2.1马铃薯播种后幼苗的生长发育
马铃薯块茎播种后,在温度达到6~8℃,湿度25~30%的条件下,块茎上的芽眼萌动发芽。
2.2马铃薯匍匐茎的生长发育
马铃薯出土后7~18天大部分匍匐茎开始形成。匍匐茎生长发育后,顶端膨大形成块茎,大部分品种一般有5~8个匍匐茎形成块茎。
2.3马铃薯块茎的生长发育
马铃薯的块茎是由匍匐茎顶端细胞分裂膨大而形成的。块茎大量形成的时间是在幼苗出土后20天左右开始,块茎膨大最快的时间是在块茎形成后40~60天。
2.4马铃薯的开花
马铃薯的开花机制有内外两种因素起作用。内因主要是品种间的差异,有些品种只现蕾不开花,有些边开花边膨大;外因主要是温度和光照,在18~20℃温度下最适合花的发育,强光照和长日照有利于开花结实。
2.5马铃薯生长发育阶段
马铃薯从播种到成熟收获分为发芽期、幼苗期、发棵期、结署期、淀粉积累期5个生长发育阶段。不同品种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出现的早晚及时间长短差别极大,如早熟品种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早且时间短,而中晚熟品种发育阶段则比较缓慢且时间长。
2.6马铃薯生长发育规律
马铃薯块茎播种后,经60天左右幼苗出土,出土后10天左右匍匐茎开始伸出;出苗后30天左右植株长出7~8片叶并开始现蕾,叶面积迅速增大,茎叶进入生长盛期,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,块茎进入膨大期;出苗后50天左右,植株长出16片叶左右,并进入开花期,叶面积逐渐增大到最大限度,光合作用旺盛,制造的养分主要向块茎输送积累,块茎进入到膨大盛期;开花后20天左右块茎膨大速度最快,块茎膨大可延续到茎叶枯黄;出苗后80天左右茎叶枯黄,马铃薯成熟收获。
2.7马铃薯的休眠
马铃薯收获后,块茎即进入休眠,休眠期的长短与品种、块茎的成熟度、贮藏的温度等因素有关。
八、甜马铃薯是土豆吗?
是的,马铃薯(学名:Solanum tuberosum L.),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,块茎可供食用,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,仅次于小麦、稻谷和玉米。马铃薯又名山药蛋、洋芋、洋山芋、洋芋头、香山芋、洋番芋、山洋芋、阳芋、地蛋、土豆等。
马铃薯在不同国度,名称称谓也不一样,如美国称爱尔兰豆薯、俄罗斯称荷兰薯、法国称地苹果、德国称地梨、意大利称地豆、秘鲁称巴巴等。与小麦、稻谷、玉米、高粱并称为世界五大作物。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,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,且富含蛋白质、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、矿物质,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,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北美,马铃薯早就成为第二主食。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,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。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、俄罗斯、印度、乌克兰、美国等。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。
九、土豆是马铃薯还是红薯?
土豆是马铃薯也叫洋芋,土豆种子是从国外引进中国的形状与芋子差不多,所以叫洋芋。
十、马铃薯为什么叫土豆?
根据马铃薯的来源、性味和形态,人们给马铃薯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,例如:意大利人叫地豆,法国人叫地萍果,德国人叫地梨,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,俄国人叫荷兰薯;我国云南、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,广西叫番鬼慈薯,山西叫山药蛋,东北各省多称土豆。
鉴于名字的混乱,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——马铃薯。